中風

焦點護理資訊
中風
favicon_32中風

甚麼是中風?

中風,又稱腦卒中,是指大腦的血液供應突然中斷,導致腦細胞因缺氧而受損或死亡。這是一種緊急醫療情況,需要立即處理。中風的發生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身體和認知功能障礙,甚至危及生命。中風可分為:

缺血性:最常見的中風類型,約佔所有中風的80%,是由於血管阻塞(如血栓)導致血液無法流向大腦某部分。常見的原因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臟病。
出血性:由於腦血管破裂,血液滲入腦組織,造成壓力和損傷。出血性中風可分為腦內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,前者是指腦內血管破裂,後者是指腦表面血管破裂。

症狀

  1. 一側面部、手臂或腿部的麻木或無力:這是最常見的症狀,通常發生在身體的一側。
  2. 說話困難或理解語言困難:可能會突然說話不清或無法理解他人的話語。
  3. 視力模糊或喪失:中風可能會導致一隻或雙眼的視力突然變差或喪失。
  4. 嚴重頭痛:無明顯原因的劇烈頭痛,特別是伴隨其他症狀時,可能是中風的跡象。
  5. 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:可能會突然感到頭暈、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,甚至跌倒。

一旦發生中風,及時治療至關重要。缺血性中風通常使用溶栓藥物來溶解血栓,而出血性中風可能需要手術來修復破裂的血管。康復治療也是中風治療的重要部分,旨在恢復功能和提高生活質素。

影響與挑戰

對自我照顧的影響

  1. 自理能力下降:由於肢體無力或麻木,可能會難以完成如穿衣、洗漱、進食等基本日常活動。
  2. 精細動作困難:手部痙攣或僵硬會影響精細動作的進行,如寫字、使用餐具等。

對活動的影響

  1. 行走困難:一側肢體無力或癱瘓可能導致行走困難,需要使用輔助工具如拐杖或輪椅。
  2. 平衡和協調問題:中風可能影響患者的平衡和協調能力,增加跌倒的風險。
  3. 疲勞:中風後的疲勞感常見,患者可能會感到精力不足,難以參加長時間的活動。

併發症

生理併發症

  1. 肌肉痙攣和僵硬:中風後常見的問題,影響肢體活動。
  2. 吞嚥困難:部分可能會出現吞嚥困難,增加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風險。
  3. 褥瘡:長期臥床者容易出現褥瘡,需要特別護理。

心理併發症

  1. 抑鬱和焦慮:中風後的身體功能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可能導致抑鬱和焦慮。
  2. 認知障礙: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認知問題。

社交併發症

  1. 社交孤立:由於行動不便和語言障礙,患者可能會減少社交活動,感到孤立。
  2. 家庭壓力:對家庭成員也會帶來壓力,特別是需要長期照顧的情況下。